國際包裹五大分類的業務內涵包含什么?
大家知道,國內包裹是從國內某個區域到國內另外一個區域之間的相互郵件物品來往的一種業務,而國際包裹業務卻是國家與國家(地區)郵政(快遞)之間互寄物品類郵件的一種業務來往。縱觀國際包裹發展歷程,解放之前,受常年戰爭的影響國際包裹的業務還沒有成熟起來,解放之后,隨著經濟的慢慢復蘇,我國國際包裹通達范圍、數量在不斷增加。一八九八年開始收寄國際包裹到一九零四年開始與外國簽署互換包裹協定,中間歷時一百多年的發展滄桑。
如今的國際包裹業務在互聯網的帶動下,已經達到相當成熟的一個標準。國際包裹業務按照包裹性質和處理手續分為:普通包裹、脆弱包裹、快遞包裹、過大包裹、代收貨價包裹幾種;按郵局所負賠償責任,分為保價包裹和非保價包裹;按運輸方式分為:水陸路包裹、航空包裹和空運水陸路包裹。根據不同國家、同一國家不同發展階段進口和出口包裹的結構不同,一般說來,經濟越發達,開辦的國際包裹種類越多,范圍越廣,數量也越大。下面小編向大家簡單介紹國際包裹五大分類的業務內涵包含什么?
1.普通包裹業務
普通包裹業務是最早開辦的國際包裹業務,是參加郵政包裹協定的會員國郵政都必須辦理的基本業務。除禁限寄物品和超過規定限量寄遞的物品外,都可按包裹寄遞。包裹內不準夾寄信函,但可以附寄包裹內件清單、發票、貨單以及收寄件人姓名地址簽條。普通包裹業務在交寄時寄件人不需辦理特殊手續,在郵局處理過程中也不享有優先性。普通包裹只能寄往通達此項業務的國家和地區。
2.脆弱包裹業務
內裝容易破損的物品需要小心處理的包裹,可按脆弱包裹寄遞。此類包裹只限寄往同意接受脆弱包裹的國家和地區。郵寄脆弱包裹應加收相當于同一重量級別普通包裹資費50%的脆弱包裹附加費。
3.保價包裹業務
寄件人申報內件價值,在寄遞過程中發生丟失、損毀時,郵局給予賠償的包裹。此項業務僅限于在同意辦理保價包裹業務的國家和地區間展開,凡適宜郵遞的貴重物品均可按保價包裹交寄,并須在設有海關的郵局交寄。申報的保價金額由寄件人根據包裹的內件價值而定,但不準超過最高限額10000元人民幣(838提款權),當寄達國制定的最高保價額低于這一限額時,以寄達國的限額為準,與我國有特別協議的,以特別協議規定的限額為準。寄件人申報的保價額不得超過包裹內件的實際價值,但可以只申報內件實際價值的一部分。
4.包裹托運業務
包裹托運業務屬于一種商業包裹業務,寄件人(一般為商貿公司)可一次寄發批量包裹給同一收件人或不同收件人,對這類包裹郵局可代為辦理報關于續,一般是郵購公司使用這類業務向國外的客戶寄發其購買的商品。 目前這類業務采用簽訂雙邊協議方式辦理,為利于業務發展,這項業務的資費比普通包裹資費低。運輸方式及投遞方式可按用戶的要求辦理。 我國目前與美國開辦此項業務,用戶只要一次寄發五件以上 的包裹均可使用這項業務。根據市場需求,今后還將與香港地區以及東南亞、歐洲一些國家陸續開辦此項業務。
5.空運水陸路包裹業務
利用國際航空郵路,以低于國際航空函件優先性發運的國際水陸路包裹。國際水陸路包裹是由萬國郵政聯盟、國際民航組織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分別進行的一項稱為“最大限度利用航空"的研究中產生的新業務。它是利用航空公司的剩余運力,以較低的運費率來運輸國際水陸路包裹??者\的水陸路包裹,在原寄國和寄達國國內,仍按水陸路包裹處理。目前我國已與美國、澳大利亞及歐洲所有國家開辦了此項業務。 除上述業務外,我國郵政還辦理存局候領包裹業務和附回執包裹業務,具體辦法可參照存局候領函件業務和附回執函件業務。